悠久的中國葡萄酒文化 |
“竹葉連糟翠,葡萄帶曲紅。相逢不令盡,別后為誰空。”“蒲萄酒,金叵羅,吳姬十五細馬馱。青黛畫眉紅錦靴,道字不正嬌唱歌。玳瑁筵中懷里醉,芙蓉帳底奈君何!”“淺傾西國蒲萄酒,小嚼南州豆蔻花。更拂烏絲寫新句,此翁可惜老天涯。”
從以上詩句不難看出中國古代詩人對于葡萄酒的喜愛。葡萄酒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文化傳承,它起始于漢魏,燦爛于盛唐,鼎盛于元朝,轉折于清末。到當今,歐洲葡萄酒流行于中國上流社會,中國上流社會以及精英爭相投資購買國外的酒莊,導致國產葡萄酒只能棲身于低端葡萄酒市場,這種情形限制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形成與發展,直接后果是中國的果農收入低、國產葡萄酒品質難以提升,難以滿足越來越多的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!其實在中國,也有葡萄酒文化淵源,中國的葡萄酒文化與西方單純的“口味的品鑒與形式的考究”不同,中國的葡萄酒文化更具有人文性。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,把葡萄酒與俠骨柔情、戍邊豪情、羈旅客愁、人生感慨都交融在一起了,在葡萄酒變幻的色彩里,作者寄予了濃濃的情緒與不同的理想和人生閱歷,這樣的葡萄酒文化更切合了葡萄酒旖旎變化的性格!不過現在喝葡萄酒的精英們,僅僅陶醉于葡萄酒酒杯的考究、釀制的精致、品種的品評、味覺的辨識,這些帶有主觀性的形式文化,有些被葡萄酒文化綁架了的感覺,而忽略了“物為我用”的道理!
說到底,葡萄酒應該是為人服務的,是最為實用的飲品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身體和口味的飲品才是上策。就好像,有人說中國人的口味“南甜北咸、東辣西酸”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,同時,也反映了人們的口味與地理環境存在著一定的聯系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換了水土有時會改變身體基因的,最好還是吃自己土地的糧食、喝自己的井水、飲國產的葡萄酒!
鮑防《雜感》: 漢家海內承平久,萬國戎王皆稽首。天馬常銜苜蓿花,胡人歲獻葡萄酒。 五月荔枝初破顏,朝離象郡夕函關。雁飛不到桂陽嶺,馬走先過林邑山。 甘泉御果垂仙閣,日暮無人香自落。遠物皆重近皆輕,雞雖有德不如鶴。 |
下一篇 >>:中國葡萄酒十大品牌變遷史(一) |
<< 上一篇:貴安綜合保稅區酒窖概況、功能定位及設計理念 |
地址:上海市虹莘路1955弄半島豪門5號別墅
服務熱線:(021) 54170281
地址:北京朝陽區東三環中路39號建外SOHO A座32層
服務熱線:+86 18801461925